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的分析不准确的是A.是清廷镇压革命的需要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f27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阐释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表明A维新派以“中西汇通”来冲破“中体西用”B康有为以西方历史进化论取代儒家历史循环论C维新派以民主共和制为改革目标D儒家学说与西方民主思想是相通的28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C.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B.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D.对农村工农政权建立的期冀
29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C.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B.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D.“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30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31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