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措施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摘要注的重点课题。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等方面的原因,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而这种破坏造成的生态失衡也最终会反噬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类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1本文旨在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的分析,提出建议,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进一步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概念保护措施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含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性的概念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二条对生物多样性作如下解释: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2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遗传多样性是指某个物种内个体的变异性;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态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4二、生物多样性现状田兴军主编: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物种灭绝是正常的,而物种的集中灭绝也时有发生,如恐龙时代。原有物种灭绝,新的物种产生,这样维持着生态平衡。6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并介入,新物种产生的速度赶不上原有物种灭亡的速度,因此导致物种的净减少。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到两百个物种灭绝,像现在这样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过去6500万年没有的。7这意味着生物多样性的损失,而导致损失的原因总结为自然和人为两点(一)自然原因一方面,物种的形成与灭绝是一种自然过程,化石记录表明,多数物种的限定寿命平均为100到1000万年。8另一方面,如果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差,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难以适应,也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如金丝猴,其濒危的原因除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以外,与其本身食性狭窄、生殖能力低等身体特征有关。此外,环境突变(天灾),如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害。恐龙的灭绝就是由于地球遭受撞击导致环境突变造成的。(二)人为原因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同时又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淡薄,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91生态环境破坏伐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