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T、DHL等国际快递巨头与中外运、宅急送、大通、大田和中国邮政三股势力在中国快递市场的较量愈演愈烈,不断碰撞出的火花将战火从我国的国际快递市场引向国内快递市场,中国已成为跨国快递企业在全球角逐的主战场
二、我国快递行业竞争分析
我国市场上的国际快递业务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在1980年邮政就开办了此项业务,当时是由世界邮政联合创办的,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在各国均享有航空和进出关的优先权。1984年邮政又开创了中国国内快递的先河。在我国快递市场全面放开之前,由于计划经济的政策性保护,EMS长期处于霸主地位,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7%。但是,几家国际快递巨头瓜分中国快递市场的脚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从未停止过。内外资快递企业的纷争由来已久。1984年FedEx率先进入中国,与中外运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主要进行国际快递业务;1986年DHL与中国外运公司各投资50%,组建了合资公司“中外运敦豪”,其后的5年间,公司在中国
1
f的投资额达到2.15亿美元;1988年UPS通过其业务代理中国外运集团在中国67个城市建成了邮递网络;同年TNT与中外运合资的“中外运一天地公司”成立。在此后的近20年中,国际快递巨头们在中国快递市场政策允许的最大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扩张,不断积攒力量、蓄势待发。
(一)现有竞争者分析
国内的快递企业主要有以EMS为首的国有快递企业和以“大田”、“宅急送”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国外的国际快递公司主要以DHL(敦豪)、FedEx(联邦快递)、UPS(联合包裹)和TNT(天地快运)这四家国际快递巨头为代表。双方有着各自的细分市场。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快递行业进入的门槛较低,但是政策管制比较严格,对管理、资金、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尤其是做国际快递业务时,因此企业做大做强难度比较大,这就打消了很多意欲进军快递行业者的决心。
(三)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
国内快递市场由于由EMS垄断,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并不强。但是在一些细分市场,民营快递企业大量存在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国际快递市场由于有外资快递巨头的竞争,消费者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消费者也能拥有较好的服务。
(四)替代品的威胁
邮件和传真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文件和信件的快递业务,对快递业的发展造成了冲击。
1.良好前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它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机制的转轨,加快市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