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中发现不了他们。下面我们就从信息医学的角度来探索穴位,经络及其治病原理:
1,穴位
穴位是分布在人体体表的一些特殊点位,从解剖组织学来讲,穴位没有固定组织结构,他是由点位上及其内部的上皮组织,筋膜组织(包括骨膜),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管组织,体液(包括血液)组织等以及分布在这些组织上的人体感应器所组成。穴位的定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
11穴位是‘有机’人体病理信息在体表的‘反应点’
有机人体某一部位(无论体内,体表),一旦发生病理改变,尤其是发生超出了人体自身防御,修复系统能力范围的病理变化时,就会在人体体表某一或多个特定部位出现‘反应’,如:脱皮,结节,变色,压痛,血管扩张,电阻电位改变温度改变等。古代医学家根据观察和对临床诸多‘巧遇治病部位’的总结,分析,推论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在中医圣典《黄帝内经》中记下了“有诸内必形于诸外”的经典论述,现代科学家根据反映部位的电阻电位改变发明了‘耳穴探测仪’。古今科学家根据人体这一特殊现象,发现在其‘反应点’上进行针灸(针刺,艾灸,放血,按压,埋线,注射)时,会出现疾病减轻甚至痊愈的现象,尤其是反应点越明显,治疗效果就越好,甚至出现魔术般的神奇效果。用现代信息术语来讲,穴位就是有机人体病理信息传播在体表的‘视频点’,病变人体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的‘显示点’,同时又是指导外界施救信息输入的‘遥控发射点’。有机人体这一特殊现象简直就是奥秘人体的一大奇观,穴位的发现就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他为科学家今后探索信息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解读人体信息奥秘,从而为健康人类,进化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
f12穴位是‘有机’人体内外各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体表局部的‘对应点’(浓缩点)
古代虽然没有‘全息理论’这种术语,但是古代科学家对于人体全息现象早就有所认识,并在中医整体观念理论中论述道:‘人体局部可以反映全身,上部可以反映下部,左边可以反映右边’。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中论述道:‘上病下取,左病右取,前病后取。’的治疗大法。后来西医‘组织胚胎学’的出现,以及当今‘克隆’技术的发明和‘生物全息理论’的发明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当今科学家不但研发了许多新的针种,同时还在人体局部,尤其是手足掌指部研发了许许多多对人体内脏,大脑及全身都有健康作用的保健穴位。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确定的穴位基本都属于针灸远端取穴的穴位。针灸之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