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它是借凭吊诸葛亮
③抒发了古今英雄也包括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共同悲愤
④一个“泪”字
2
f⑤正是惺惺相惜
⑥凝聚着诗人对诸葛亮北伐精神的赞叹
A.④⑥①⑤②③B.④⑥⑤①②③
C.③④⑥①⑤②D.③⑤②④⑥①
答案A
解析解答这类题,最好用排除法,先确定容易的。②③连在一起是毫无疑问的,“借……
抒发……”是诗歌分析常见用语,排除C、D。A、B都是④⑥开头;⑥后跟①还是⑤呢?①中
的“也”字,表示出前后的逻辑关系,说明⑥后应该跟①,排除B。故选A。
7.名句默写。3分
1《蜀相》一诗中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是:
“
,
。”
2《书愤》中最能体现陆游诗作“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个特点,且展现了两幅
开阔、壮观的战场画面的两句诗是:“
,
。”
3《书愤》中运用诸葛亮的典故,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
抱负的两句诗是:“
,
!”
答案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阅读达标
阅读《蜀相》,完成8~9题。11分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
方。
B.首联以反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向往之
意。
C.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D.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
显报国忠诚。
3
fE.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门的哀伤。
答案BC解析B.首联以设问引起。C“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错,此处是借乐景写哀情,表达对诸葛亮的深切悼念之情。9.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了怎样的感触和情绪?6分答:
答案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聊以自慰。
解析分析情感既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又要联系作者的处境,同时注意题干中的“怀吊”一词。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前人的仰慕,又有对自己处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