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主要指工人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其他的中间阶级。中国无产阶级不能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战胜强大的敌人。②敌人的异常强大,导致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中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农村薄弱,必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B)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世界矛盾的焦点,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国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被利用的。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的矛盾也带来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②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可以结成同盟,中等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一定时期可以到向革命,可以争取。③在一定的条件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参加统一战线。C)不同时期的统一战线内容和特点19241927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特点是党内合作,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工农);合作的组织形式是国民党被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
10
f联盟。19271935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联合战线,由于错误的估计,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不包括卖国贼汪精卫。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统一战线四特点:①统一战线极其广泛和复杂(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②国共双方都有政权和军队并带有阶级对抗性;③国共双方既没有共同的组织又没有共同的纲领,遇事协商;④统一战线存在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当中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反对美蒋反动派,特点是广大和巩固。1949今天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爱国者、爱国华侨、社会主义劳动者,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①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政治上有两个条件:()领导同盟者跟共同的敌人作斗争;()给同盟者物质、福利,不要损害他们的利益,同时要给以政治教育。②两个联盟:以劳动者之间的联盟,即工农联盟为基础,是主要的;劳动者同非劳动者的联盟,即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可以合作的非劳动者的联盟,是必要的,是次要的。③针对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行有联合又斗争的策略。④必须以武装斗争为支柱。
11
f⑤建立抗日民族同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