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生产工艺发生故障或者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10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theoryforca
salitychai
ofHei
rich):该理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认为: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f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原因可概括为3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11能量转移理论(theoryofe
ergytra
sfere
ce):1966年哈登完善了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提出“人受伤害的原因是某种能量的不正常转移”,并提出了能量逆流于人体造成的伤害分两类:第一类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第二类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能量是否产生伤害。造成人员伤害事故取决于:(1)能量的大小;(2)接触时间和频率;(3)力的集中程度12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防范措施:(1)限制能量2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3防止能量蓄积4控制能量释放5延缓能量释放6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7设置屏障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9提高防护标准10改变工艺流程11修复或急救13轨迹交叉理论(theoryoftracki
ste
sio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发生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通,则将在此时间、空间发生事故。14系统安全理论的主要观点:1)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但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减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事故时,也把伤害和损失控制在较轻的程度上。15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