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影子一样”)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示例一:该联描写了宫苑内亭台楼阁淹没于草木之中、落花年年在凄冷风雨中哀叹的衰败景象,于凄凉、清冷的意境中,渗透着浓郁的怀古之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对景伤情),含蓄蕴藉。【共5分,描述诗句意思2分,意境1分,情感1分,总结景情关系1分。】示例二:该联用词精当。“迷”字以楼台迷失(消失、掩映、被遮盖等近义表达均可)于芳草之中,侧面烘托出草木之茂盛,表现了宫苑内草木丛生、楼台衰败的荒凉景象。“怨”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落花在年年的凄风冷雨中哀怨(怨恨、哀叹等近义表达均可)凋零,营造出凄凉冷寂的氛围,流露出哀怨伤感之情。【共5分,能体会出“迷”“怨”二字在诗中的含义2分,能描述“迷”所呈现的景象1分,能揭示“怨”蕴含的情感或营造的氛围1分,能点出任意一种手法“侧面烘托”或“拟人”1分。】示例三:“处处”“年年”两个叠音词,分别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突出了宫苑到处一片衰败,年年荒凉如此的景象,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感伤叹惋之情。【共5分,能指出“处处”“年年”两个叠音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基本作用各2分,能体会情感1分。大意对即可。如只从音韵、节奏等角度答这两个叠音词的作用,最多给2分。如学生选择其它字词来分析其妙处,且言之成理,最多可给2分。】9示例一:“汴堤柳”春来依旧抽条吐绿,殷勤地为乌鸦提供栖息之所,与颈联中“楼台”衰败、“落花”哀怨的情状不同,所以说它“多情”;六朝如梦,繁华不再,可“台城柳”并不因历史的盛衰而伤感颓败,依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所以说它“无情”。其实柳树本来无所谓“多情”或“无情”,是诗人移情于物,赋予了柳树人的情感,借此来抒发对岁月变迁、繁华逝去的感伤。示例二:两首诗一说柳“多情”,一说柳“无情”,看似矛盾,实则都合情理,都是诗人情感的外化:曾说汴堤柳“多情”,是用年年依旧逢春翻绿、停落栖鸦的汴堤柳反衬人世的无常,突出了物是人非、繁华不再的伤感;韦庄说台城柳“无情”,是用台城柳的翠笼江堤、
f生机盎然来反衬台城的昔胜今衰,表达诗人的怀古伤今之情。【共6分。能分别答出诗人为何说汴堤柳“多情”、台城柳“无情”,并意识到“多情”“无情”都是诗人移情于物(借物抒情),或都表达了诗人的感伤之情(历史沧桑之感),给6分;如果没有意识到多情、无情的共同之处,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