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传媒产业化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民生新闻热中的冷观察民生电视新闻传播误区浅析
О李建秋
内容提要民生电视新闻,是如今遍及全国的一种新闻传播热潮,也是新闻界最重视的新闻形式之一,这都来之于这类新闻的市民性和极高的收视率。然而,在民生电视新闻的热潮中,我们应该看到,它们普遍走入比较明显的传播误区。这些传播误区主要表现在对新闻特性的背离、对新闻本土化和原生态的误读以及采访与编辑形式的弱化等几个方面。关键词民生电视新闻传播误区文化形象
自2002年《南京零距离》播出并大获成功后,“民生新闻”就成为电视新闻界最热门最受重视的新闻形式之一,很快在全国各城市电视台形成民生新闻传播热潮,而且成为各地电视新闻中除央视《新闻联播》之外最受欢迎的节目。不可否认,民生新闻形式自形成以来,老百姓喜欢,收视率非常高,成绩自然是巨大的。但是,在肯定民生新闻对电视新闻节目所做出的贡献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许多省市的这类新闻节目在发展与传播中多少走入了误区,甚至对人们的新闻传播观念形成了一定的误导。我认为,这样的传播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极力回归新闻特性又在背离新闻特性
民生新闻的倡导者和传播者提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民生视角,叫做本色表达”,①这个口号对民生电视新闻的特点和追求作了比较贴切的概括,这也正如《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所言:“民生新闻的精神品质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和民本取向”。②以上的口号和表达肯定是没有错的。从这些关于民生新闻概念和内涵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民生新闻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实践,是要让新闻从以前在很大程度上“违反新闻特性”回归到符合新闻特性,让新闻从“政治话语”回归到“民众话语”,从“宣传”回归到“传播”。事实上,许多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也在极力这样做,也做出了相当大的成绩,他们的做法也打破了电视新闻传播界许多年来的一些固有的理念。但是,我认为,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很多民生电视新闻却又在某种程度上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背离了“新闻的特性”。这些背离新闻特性的地方大致表现在:其一,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凡是观看民生新闻的观众都有所感觉,民生新闻在反映城乡现实生活的同时,由于有意向民众的“日常意识”和新闻的“世俗化”靠拢,新闻中大量充斥着许多并不具备新闻价值的市民小事、奇闻怪事,大量重复着十分琐碎的并且日复一日存在的如邻里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