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幕精彩纷呈的攻心伐谋,使人们清晰地看到了新闻舆论战的“杀伤力”。r
r
新闻舆论战可以最大限度地摧毁敌方国民意志。拿破仑说,战争不仅是两支物质力量相冲突,更重要的是两支精神力量相冲突。新闻舆论之所以是进行精神征服的有效手段,首先在于,新闻舆论可以通过渲染夸大敌国内部的民族、宗教及不同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制造社会动乱,使国家分崩离析,民众离心离德。科索沃战争,美国曾通过媒体不遗余力地大肆报道所谓南斯拉夫军队进行“种族清洗”、制造“万人坑”等耸人听闻的消息,造成了内部混乱,为以后的军事行动制造了借口。其次,新闻舆论可以通过对敌对国政权核心人物的丑化宣传、在舆论上支持不同政见者、渲染政权内部矛盾等多种方式,动摇民众对政权的支持,激化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再次,新闻舆论可以通过渲染夸大敌对国政治、思想、文化、社会及心理上的“弱点”,掠其心志,摧毁其思想价值观念,使其产生民族自卑感,丧失凝聚力。在前苏联“819”事件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媒体,挖空心思地攻击、批判前苏联特有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造成信仰危机,从而达到其“思想征服、兵不血刃、和平演变”的目的。r
r
新闻舆论战可以严重扰乱敌方作战决心。随着间谍卫星、地面传感器等先进的侦察、监控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难以保密。因此,适当地利用新闻媒介的公开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张扬造假,可以使敌方陷入真假难辨、决心难定的困境。在战略层面上,通过新闻舆论对己方虚虚实实的战争决心、战略意图、作战样式等大力宣传,进行有效的战争威慑,可以使敌对国在战与不战、何时应战、出兵何地等事关战略全局的重大问题上难定决心,从而贻误战机。在战役战术层面上,通过新闻舆论散布假情报、假新闻,隐真示假,混淆视听,进行新闻欺诈,心理蒙蔽,可以达到将敌方指挥员引向情报误区,使敌“虽可预见到进攻,但仍能在进攻的性质、时间的选择和力量的使用等方面对敌达成突然性”。1990年8月,美军向海湾地区部署兵力初期,先期到达的第82空降师因其兵力和装备不足,与伊拉克十万虎狼之师相比势单力薄,随时都有被袭击的可能。然而美军却巧妙地利用媒体大造声势,通过编造各种部队部署在海湾地区的公开声明,大肆吹嘘自己的军事实力,警告萨达姆不要轻举妄动,同时每天让记者去拍摄巨型C5“银河”运输机降落的镜头,营造了美军大兵压境的气势,使伊军丧失了战争初期主动出击的有利战机。r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