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舆论引导到“伊拉克是邪恶中心”、“美国为了抵制恐怖袭击必须先发制人”上,为对伊采取军事行动铺平了道路。r
r
新闻舆论战是左右战局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化战争中,由于新闻媒体对战场信息全方位、大批量同步传播,使得战局的每一点变化,都会引起参战军队、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从而做出各种有利或不利于战局发展的决策和判断,新闻舆论战因此具有了左右战局发展的重要地位。海湾战争后,美军在修改的《作战纲要》中写到:“媒体传播的力量能够对战略方向及军事行动的范围,造成戏剧性的影响。”纵观上世纪末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不难发现,新闻舆论战从战争的后台走向了前台,从战争的侧应者成为左右战局、主宰胜负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军事打击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采取欺骗宣传、舆论造势、信息封锁、新闻管制等多种手段,干扰敌方决策者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为军事打击创造有利条件。在瓦解敌国内部方面,他们通过有意识地策划新闻,采取感化、暗示、威慑、攻心、情绪感染等多种办法,在敌对国营造悲观失望情绪,动摇其抵抗意志。如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曾通过编造伊领导人被炸死、伊拉克人民欢迎美军进城等假消息,一步步动摇伊拉克军民的战斗决心。r
r
新闻舆论战是巩固战争成果的有效途径。信息化战争的着眼点既注重武力征服,更重视精神征服。而新闻媒体作为传播政治主张、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决定了它必然成为巩固战争成果、实现精神征服的有效途径。在伊拉克战争中,经过42天的军事行动,虽然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但由于美英联军既失去了新闻舆论战的正义性与群众性,又忽视了战后新闻舆论的组织谋划和有效管控,过早地暴露了企图,不仅使国内民众对发动战争的合法性产生了怀疑,而且使国际舆论朝着不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从而陷入了战后重建的泥潭。从美英在伊拉克战争中虽胜犹败的教训中,人们不难看到,新闻舆论战作为信息条件下一种全新的作战样式,总是先于军事行动而展开,同步于军事行动全过程,后于军事行动而结束,军事行动的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战争的目的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新闻舆论战的成败。r
r
新闻舆论战具有强大的“杀伤力”r
r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国防部官员曾明确表示,真刀真枪的战斗只占25,其余75的任务是争取伊拉克人民的合作,而要完成这项不同寻常的任务,必须靠新闻舆论。伊拉克战争中,交战双方依托新闻媒体展开的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