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西风赋予了生命的力量,明显带有诗人的主观认知,表面上是在歌颂西风的威力,实则表达了诗人对革命风暴的崇敬之情。再如最后一
f节,作为整首诗的高潮,诗人的对西风的热烈情感的宣泄一发不可收拾,只要被赋予西风一样的精神,早已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所以诗人直接呐喊:
“bethou,spiritfierce,myspirit!bethoume,impetuouso
e!”“呵,但愿你给予我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杨熙龄译)至此,读者已经无法分辨西风和诗人本身,仿佛他们本来就是合二为一、浑然一体的。这便是浪漫主义诗人将主观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精妙之处。让读者在翻阅自然画面的同时感觉仿佛是在和诗人的灵魂进行对话。22崇尚自然与托物言志相结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第二个基本特征表现在浪漫主义作家常把崇尚自然与托物言志相结合。浪漫主义作家接受了卢梭“回归自然”的口号(3p356),崇拜大自然,把自然景物作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并借以抒发作者的理想与抱负。在《西风颂》中的前三节,诗人几乎用了所有的笔墨来描写雷雨来临之际西风千变万化的自然姿态,为最后两节诗人的直抒胸臆做好铺垫。如在第一节中诗人写道:“thou,fromwhoseu
see
prese
cetheleavesdeadaredrive
,”“西风呵,是你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f黑暗的冬床上,”(杨熙龄译)面对西风摧枯拉朽之势,诗人借其勇猛的姿态表达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和民主进步的社会理想。雪莱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浪漫主义诗人,同时又是一个英勇无畏的革命斗士,所以《西风颂》也表达了雪莱献身革命的强烈愿望。又如在本诗的高潮部分,他无比真诚地祈求:“makemethylyre,eve
astheforestis:whatifmyleavesarefalli
glikeitsow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杨熙龄译)可见,诗人的革命激情是如此的真挚,哪怕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和西风融为一体横扫腐朽的反动势力,即使像树林一样叶子落尽也没有关系,诗人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迎接“西风”,愿意用生命去召唤“春天”。不难看出,在《西风颂》中,诗人常常表现出大自然与心灵的交融,藉此抒发个人对大自然的礼赞及对美好社会的殷切期盼。体现了诗人崇尚自然并善于托物言志的浪漫主义特征。23奇特的想象与夸张、象征等手法相结合“从广义上说,诗歌可以被解释为想象的表露。”(雪莱,《诗辩》)(2p386)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往往以奇特的想象,采用极度夸张和象征等手法,通过几乎怪异的景象来塑造非凡的艺术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