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线段比例尺
4.线段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教学内容:第8页及练习二的第5~9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关系.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及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难点: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运用比例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步骤教师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活动过程一、旧知回放引入课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除了数值比例尺外,还有线段比例尺。什幺是线段比例尺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学会什幺知识呢?生猜想。二.探究新知1、了解线段比例尺
f引导归纳:线段比例尺是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2、根据线段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如果知道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图上距离,你能不能计算出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3、从上面的例子中,谁能总结一下,已知线段比例尺,怎幺求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让学生讨论后,再说说自己的看法.关键在于先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再按前面学过的方法求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生看课本第8页图,你看懂了什幺?此图的比例尺是多少?你会改成数值比例尺?理解线段比例尺的含义学生说怎样列式。方法一:1厘米.的图上距离代表地面上多少千米的实际距离,50千米。我们量出沈阳到长春的图上距离是5.5厘米,就代表几个50千米的实际距离。55个50千米。50×5.5=275千米方法二、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解答。三.巩固练习应用新知1.第10页第7题.2.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思维.老师有一件事想请同学帮忙:我画了一幅线路图,老师知道学校到小明家的实际距离为900米.你有办法找到小明家在图上的位置吗?(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方.)通过对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四.课堂总结:1引导学生先讨论说说:今天学了什幺,有哪些收获?在练习的过程中应
f注意些什幺?学了线段比例尺后,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是先把线段比例尺改写为数值比例尺,有时在作图时,用线段比例尺上代表的数量直接换算更为简便.因此,必须根据题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解决.
2对学习的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