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1中国食品包装论坛发布会新闻通稿
一、会议背景
2011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大量含有荧光增白剂的餐巾纸、卫生纸充斥市场;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际食品包装协会曝光京城部分影院和超市爆米花桶中含有大量人为添加的具有致癌作用的荧光增白剂等,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包装安全的广泛关注。为推动中国食品包装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支持下,中国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推出了“食品包装安全环保”认证。2011年6月1日,在“限塑令”实施三周年之际,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联合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咨询中心对北京十家大型连锁超市与十家农贸批发市场塑料袋的销售、使用及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和检测表明,超薄塑料袋大多用垃圾塑料制成,含多种有害物质,带颜色的袋子易掉色危害更大。台湾塑化剂风波酿成了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我国卫生部2011年6月1日晚紧急发布公告,公布第六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共17种。这意味着塑化剂的使用将作为卫生监管部门今后的监督管理重点之一。聚碳酸酯(PC)奶瓶透明、轻巧,但原料双酚A影响激
f素分泌,对儿童健康影响更大。我国卫生部等六部门表示,自2011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2011年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聚碳酸酯婴幼儿奶瓶和其他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由生产企业或进口商负责召回。2011年3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第9号令)》,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再次列入淘汰轻工类的落后产品中,为发泡餐盒存废之争画上了句号。另外,新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还明确淘汰“超薄型(厚度低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生产”、“直接接触饮料和食品的聚氯乙烯(PVC)包装制品”以及“含苯类溶剂型油墨生产”等,希望企业和经营者要准确了解和把握产业政策动态,防止盲目生产和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配合下,2011年8月8日、10日、11日和12日,央视二套在全国各地区调查,CCTV2《消费主张》栏目连续四期播出了“超市滥用保鲜膜,包装肉食留隐患”食品安全专题,许多PVC保鲜膜生产企业被迫停产整顿,大批保鲜膜被查封。2011年9月9日,CCTV2《消费主张》栏目在中秋节前再次曝光月饼托中含有大量超标的增塑剂,对月饼以及糕点的包装安全提出了挑战。
f为了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