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作者:李娟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年第12期
摘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研究传统文化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更好的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本文就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几个问题,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积极意义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040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质
毛泽东曾经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本文所谈的传统文化,就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在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说传统文化主要指的是前资本主义社会所产生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的话,那么,“现代化”则指的是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所形成的新的经济基础,即新的生产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化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既然“现代化”是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而社会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那么,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也就是研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显然,传统文化作为上层建筑,产生于古代的经济基础。从这一方面说,它与现代化没有关系。因为它不是近现代的生产方式(新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但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往往能够长时期存在下来,并对后世产生影响。从这一方面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是研究古代的上层建筑(古代的意识形态)对近现代的经济基础(现代化)的影响作用。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的实质。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一)积极意义。
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广泛和丰富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鉴别。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现代新文化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其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哲学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不少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观点,在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例如:荀子曾提出过“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认为人们可以积极地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利用自然界来为人类造福。这种人定胜天思想,在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2、政治主张。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