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抗体: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的球蛋白。抗体按其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IgG、IgM、IgA、IgD和IgE。
2.非胸腺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指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3.抗原决定基: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基。
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
的部位。
4.人工被动免疫:指直接给机体注射抗体类物质(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或其他免疫
效应分子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5.毒血症:细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流播散,到达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
引起损害。可产生毒血症的细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
6.败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
全身性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可引起败血症的常见细菌如金黄色
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绿脓杆菌等。
7.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构成,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须性状。
8.核衣壳:由核酸构成的病毒核心和包在核心外面的蛋白质衣壳构成。
9.侵袭性酶:某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或数种可帮助细菌在体内
扩散或抵抗吞噬作用的酶。
10.侵袭力: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
力的物质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
11.超敏反应: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
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免疫应答。
12.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
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如白细胞介素、干扰
素等。
13.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他组织中,引起新的
化脓性病灶。
14.支原体:一类缺乏细胞壁、具有多种形态、可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
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引起人类非典型性肺炎的肺炎支原体和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
解脲脲原体。
15.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是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可用于细菌鉴别。
16.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
17.MHC:即主要组织相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