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16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fC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选择D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17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固定班级、按课教学和A规定内容C人数固定B规定课程D固定时间。
18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B钻研学科课程标准D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
A阅读有关参考书C设计教法
19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B学校以外
A课堂教学以外
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2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f(错)1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2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3“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由遗传决定论代表人
物英国的洛克提出的。霍尔()4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多因素之中,遗传素质和主观能
动性是内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是外因。()5通过教育可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
化为现实的劳动力。()()()6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起促进作用。7美育能够促进体育,具有健身怡情的作用。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
径,不是唯一方法。()9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
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10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双重的地位,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11.1965年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终生教育思潮形成。()12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其发展是指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向积极方面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13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所包含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无可争辩的事实及理论。
f()14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15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身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