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的初探摘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容乐观,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思想政治课运用案例教学法有着其独特的优势,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流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基础教学课程,是系统地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是社会主义高等院校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抵制错误思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及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生的重要课程。本文拟就思政课案例教学法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求教于同行。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现状思想政治课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基础性课程,是必修课,是传播党的理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辩证的思维方法的最主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
f势却不容乐观。由于其理论性较强,侧重与从思想上改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其实践性、趣味性较差。同时,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各种新媒体、新观念层出不穷,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我们的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是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表明,8598的网民年龄在1835岁之间,8497的网民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这说明高职高专学生也成了网民的主体。互联网固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本身无可厚非,但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某些方面,学生甚至比老师掌握的信息还多还快,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课教育时,脑海里装满大量的网络信息进课堂,有些信息甚至与教学内容相悖,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一些观点产生疑虑。这就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更加复杂化,使教师控制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变得更加困难。从实际教学过程中看,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学生逃课,上课睡觉等现象也是较为普遍。高职院校的职业性、技术性决定了很多学校专业为主的发展定势,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施依附、从属于其他专业课教学实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