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浪潮下行业竞争深度分析
自2009年新医改正式启动以来,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医疗机构正在实现部门级应用向院级应用转变、而卫生管理部门正在探索区域医疗卫生管理的信息化途径,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的出台进一步刺激了行业信息化应用投资的加速,众多厂商积极成立面向医疗行业的专门部门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期在行业整体增长中捕获市场机会。纵观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从1993年起步至今,我国医疗IT行业竞争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大批做HIS的独立软件开发商(ISV)蜂拥出现;第二阶段是在价格战和不成熟的市场中,大批ISV倒掉;第三个阶段则是国外公司介入。目前国内的独立软件商或者系统集成商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医疗信息化具有比较鲜明的中国特色,本土厂商对于中国医疗行业现状的解决方案更加熟悉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对用户需求掌握的更加透彻,这些都使得他们更能获得医疗用户的青睐和认可。但随着中国医疗IT市场的快速增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厂商关注。在国际厂商中,除了英特尔把数字医疗单拿出来,作为与数字企业、移动市场并列的行业市场外,其他如IBM、Oracle、思科等都成立专业的医疗行业部门。这些国外公司的进入无疑使得医疗信息化市场的竞争态势变得更加如火如荼。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对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的竞争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竞争格局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活跃着为数众多、规模不等的系统供应商。其中,硬件系统供应商相对集中,而软件系统供应商则比较分散。所提供的产品在价格(有的产品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系统可靠性等方面差别明显。按竞争力划分,国内医疗信息系统供应商可分为“三大阵营”,竞争力依次递减。图表1: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竞争格局
1
f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看出,不同阵营的竞争者所具有的竞争力、面向客户、提供服务等均有所不同。图表2:国内医疗信息化市场企业竞争力评价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我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市场集中度
2
f目前医疗卫生领域医疗信息化及软件生产供应商较多,约在600家左右,其中大型供应商占比15,中型占60,小型占25。在全国医疗信息化联盟最新的一份调查数据中,在全国866项医疗信息化市场中标信息统计中,中标规模排名前七的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