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会》自开播出以来,就引发了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追随。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诗词达人们,汇聚在《中国诗词大会》
现场。每一场比赛,都给大家留下了一段关于诗词的最美好的记忆。
(1)“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是病句,请写出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
(2)《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诗句接龙”的有趣题目,就是要求场上的两位选手轮流
说出一句诗词,每句诗词的首字要与对手说出诗词的尾字相同。请你完成下面诗句的“接
龙”。(每空写一句即可)
①悠然见南山→

②一览众山小→

(3)请你说说《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引发全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随的原因
有哪些。
二、第二部分622题49分
6.(6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重,晓驾炭车辗冰。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
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白居易因“宫市”低价强购货物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fB.诗人用“两鬓苍苍”突出人物的老迈,用“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复杂
的工序。
C.加横线的句子采用设问的修辞,一问一答,通过叙写卖炭翁愿望的卑微,巧妙地表现
出其生活的贫困。
D.“惜不得”富有表现力,生动地描绘出老人炭被夺走,尽管可惜却又无可奈何的矛盾
心理。
(2)展开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波浪线句子呈现的画面。
7.(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是碑①旧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地震碑毁片石无存。海内所传,惟
有两本,一为商丘宋氏漫堂②所藏,一为华阴王氏无异所藏。然宋氏本缺十字,王氏本
缺五百字,可以辨拓本③之先后。近阮云台宫保又得一本,云是宁波天一阁藏本,亦有
缺字,是又在王本后矣。宫保尝自刻一石于雷塘祖茔④,并将欧阳《集古录》跋语真迹
附刻其上,可谓嗜古者矣。
(选自《履园丛话》)
②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注释】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