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分析目前高等学校年度考核制度存在的普遍问题,通过西方国家有关高校教师考核监督激励机制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特点,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提出五条改进措施,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二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年度考核制度,三是严格考核组织程序,四是建立年度考核档案,五是合理利用年度考核结果。
关键词:高等学校年度考核思考年度考核是教职员工评价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今高等教育界,检验一个学校强弱好坏的指标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就是要想方设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效性,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教师激励管理体制。年度考核无疑已成为当今高校人事管理中最重要的激励手段。考核结果的等次评价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年度考核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公平,是年度考核能否发挥长效作用的关键所在。如何制定一种科学、合理和可行性的年度考核制度,是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中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年度考核的重要作用年度考核是对教职员工一年来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的综合评价,年度考核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出教职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情况和工作过程,并且作为高等学校职称评聘、奖优惩劣及调整津贴待遇的重要依据。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能使真正综合表现优秀者获得肯定,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物质上的奖励。反之,则使大多数人心理失衡,降低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年度考核制度,维护年度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能有效发挥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队伍建设。二、存在的问题审视国内目前各高等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形式单一,千篇一律,重在形式,不在内容,考核结果人为主观因素较多,未能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年度考核作为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各校人事部门都制定了详细的方案,但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原因如下:1思想认识不到位从考核组织部门到考核对象都不重视,多数高校教职员工队伍规模大,岗位类别多,人事处只负责将考核工作布置出去,具体的考核工作由各基层组织实施。基层考核小组也就是停留在接任务、开会,投票或研究确定优秀等次人选,对考核结果是否公正合理,能否发挥激励作用不作考虑。考核过程中,考核对象被动考核,认为考核是走形式,公正与否并不重要。2考核程序不严格有些高校年度考核工作只发文不培训,只定性不定量,重年终轻平时,重结果轻程序,有些不讲原则讲人情,不开展量化考核和民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