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届会议主要内容
时间
中共一大
1921年7月
地点
上海
中心议题
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主要内容
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历史意义及影响
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2、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3、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4、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打下政治基础。(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不足:1、虽提出领导权问题,但对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2、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中共二大
1922年7月
上海
讨论和制定党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提出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大会讨论并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以及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决议案,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中共三大
1923年6月12日
广州
确定国共合作,党内合作遇事协商
中共四大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上海
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
历史功绩: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大会还指出来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会议还把国民党分为了左、中、右三派。大会还制定了有计划的开展工农运动的方针。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毛泽东批判了陈独秀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武装起来,迅速加强农民的斗争①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撤销陈的书记,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