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据了解,除县城小学外,大多数学校并不能有效开展教研活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教导处、语数辅导员、教研组长不重视,是因为自己平时从没有看重自己的身份,当然也就是对所担负的责任认识不到位,总认为这毕竟不是什么行政职务,不必太认真。其二,是因为多数领导在教研活动中并不能发挥导向作用,有的是因为自己虽然有水平但不好意思发挥自己的能力,有的是因为自己实在缺乏教研能力。其三,教师不合作,各顾各,领导有心而力不足。如今,我们学校已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了“知危争先、重学思辨”的风气,目前,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科组长队伍”,并把该项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首要工作来开展,这也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先决条件。一、科组长要因时而“变”,以“变”应“变”,方能胜任工作“变”主要包括下列两点:“变”检查者、督促者与指导者为“平等中的首席”;“变”传统教研手段为现代复合型教研手段。当前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思想的变革,还包括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实事求是地讲,作为科组长,是与教师一同“走”进课程改革的,也并不比一线教师“高明”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落后”一些。而在传统教学环境中积累的一些教研“优势”也荡然无存,甚或“阻碍”课程改革的推进。因此,科组长不但要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还要转变教研方式,由原先的检查者、督促者与指导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要做到这一点,科组长首先就要“沉”入基层,“沉”入备课组,“沉”入教室,“蹲点式”参与年级组的教研活动,“下水式”投入课堂教学中,“朋友式”指导教师与学生。更为关键的,科组长还应发挥好
f“首席”的作用:反思教学思想是否与时俱进,反思教学内容是否落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反思教学方式、手段是否改革创新,反思测试与评价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而且要组织教师展开高效研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来。当然,这些“反思”与“研讨”应该建立在充分尊重教师主体意识的基础之上,才有利于推动科组教研的顺利开展。“变”传统教研手段为现代复合型教研手段。“面对面”召开教研会议、组织集体备课等传统教研手段有自身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如时间间隔大、指导缺乏个别化等问题。当前,制约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