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校本教案论语学而篇第一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原文】
11子曰1:“学2而时习3之4,不5亦说6乎?有朋7自远
方来,不亦乐8乎9?人不知10,而不愠11,不亦君子12乎?”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
2、背诵本节内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原文
1、学生练读
2、领读
二、【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
的“子曰”,都是指孔子说的。
2而:连词,用在两个动作之间,表示连续的动作。
3时习:“时”,时间词用于谓语前,做状语,即“按时、时时”
之意。“习”,温习、练习、反复实践。
4之,代词,表示动作对象。
5亦,也,也是。
6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7有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
1
f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8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9乎:疑问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语的“呢”或“吗”。10人不知:此句不完整,缺少宾语。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11愠:音yùn,恼怒,怨恨。12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二、【译文】孔子说:“认真地学并按时练习,这不是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共同切磋学问),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如果自已的才能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也不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
三、【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四、学生背诵教学后记
2
f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原文】12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在生活中践行。2、背诵本节内容。教学过程一、出示原文1、学生练读2、学生领读二、【注释】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2孝弟:孝,指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即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弟,同“悌”(音tì),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即对兄长要尊敬,服从。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