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邢台市柏乡县教育局教研室郭向展
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卢梭更明确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激励、去唤醒、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克服不健康的心理素质,使健康的心理品质得以发展。一、让语文教学负载起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性格即将定型,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虽然智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由于过强的自我意识和生活经验的局限,都可能导致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主观片面,甚至产生不良个性。因此我们的教育不单是文化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振奋人心、催人向上的形象:小英雄雨来、黄继光、邱少云等等,这一个个闪着火花的人物,都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认真分析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并写出读后感,从而引发学生对课文中美的人物产生敬仰之情,让这些闪光的人物的形象占据其心灵,教会他们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
1
f二、让语文教学负载起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当前,承载着父母期望的孩子们心理压力在日益增大,学习的重担、升学的压力、人际危机和社交障碍等都可能导致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实践证明,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健康心理素质教育。而且,作文批阅又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与每一个学生交流思想的独特机会,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不健康之处,并给予“个别治疗”。此外,教师还可以开展多种语文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排除心理障碍,从而形成和谐健康的个性心理。所以说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同时也应是一位好的心理指导医生。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文本、从分析文章的内涵入手深挖教材,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教材本身的育人优势、心理优势,深入浅出的讲清文章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