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新兴学科,发展很快;②不成熟性:局限性,经验性,学科理论不完善;③基础科学(数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学等)与技术科学(水力学、应用数学等)的结合研究方法:由于本学科研究对象是边界条件复杂,又在不断变化的河流,影响演变的因素很多,如:地球物理如万有引力、地球自转公转;水文如降水;地质地貌;人类活动如建水库等,涉及的物理量多,边界条件复杂多变。因此目前的研究方法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并经过多次反馈,得到实际资料的验证。1用经典力学的方法研究泥沙运动。2用统计数学的方法研究泥沙运动。3以相似理论为指导进行物理模型试验。4以现代计算机应用为基础,对泥沙运动及河道演变进行理论计算。
f5以水文资料分析为基础的河床演变分析。四、课程学习特点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收集资料,发现规律,理论概括,实践检验;2、适当处理矛盾的主次:无法一次求全,寻找真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主要矛盾及主要矛盾方面。3、对已建立的河流动力学公式,应注意其建立的条件,量纲及适用范围;4、重视实验、原型观测及其资料分析。五、参考资料1、河流泥沙动力学张瑞瑾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年5月第二版2、泥沙运动力学钱宁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年9月3、河床演变学钱宁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4、河床演变及整治谢鉴衡等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90年6月5、固液两相流基本理论及其最新应用倪晋仁王光谦张红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6、泥沙手册中国水利学会泥沙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7、河流泥沙工程学谢鉴衡等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19818、河流动力学张瑞瑾等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9、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韩其为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的力学和统计规律胡春宏等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工程实例:1、三门峡水利枢纽:黄河三门峡水库是50年代规划设计,当时没有充分考虑泥沙淤积问题,把三门峡水库当作综合利用水库来设计、施工。8台机组116万KW,规划灌溉6500亩农田,并开发内河航运。水库正常蓄水位360m淹没面积3500平方公里,移民87万人,60年9月基本完成。蓄水后淤积十分严重,到62年3月1年半总淤积量达15亿吨,占同期入库水量的93%,到64年达到44亿吨,且淤积末端不断上延,威胁西安的工农业生产。为此,一度把水库泄空,恢复施工期的导流底孔,牺牲一部分发电设施,增加了泄空管道,在来沙多的洪水期将闸门全部打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