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这一问题的认识也比较落后。
社会:衡量一所学校好差的量化指标,还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主要指书面考试的语文、数学课的教学质量)至于学校在体育活动中开展如何,社会、家长并不太关心。
三、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体质
作为提高中小学生健康素质重要途径之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学校教育是基础,教师是关键。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紧紧把握提高学生体能,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成长这个核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加大对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支持学校阳光体育运动工作的良好氛围和有利于开展工作的社会环境。
(三)用“每天锻炼一小时”,打造学生阳光人生。
确保“阳光60分”,还学生活动的时空。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终生的幸福,是教育工作的终极目的。阳光体育运动不但能锻炼身心、激智、启德、促美、益心,还能促进文明、和谐校园风气的形成。站在这个高度来审阅体育运动,我们才会把“保证学生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变为自身的需求。
1、时间保证
保证学生天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是让学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前提。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活动安排中,学生天天锻炼一小时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就拿课间操来说,总共30分钟,除去集合等时间,实际
f用于做操的时间不足10分钟,除此之外的活动课在很多学校形同虚设。同时,绝大多数村小受活动空间和设施的局限,学生难以参与富有实施的活动。在有限的时空里,阳光体育难以走进学生中间。因此,学校首先要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体育课时。要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实行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体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努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其次,学校必须从校本课程的高度来确立阳光体育运动的“法定”地位。依据本校实际,上午课间安排三十分钟的活动时间,下午晚饭前安排三十分钟的集体活动时间,每周安排三节体育课。每天安排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