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勰决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r
9.贺拉斯的美育观:他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他认为美育要和道德教育相统一,同时又要符合r
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r
10.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他认为悲剧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情感得到净化的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并将艺术的审美功能与净化心灵的教育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有一定的影响。r
三、名词解释r
36.美学研究对象: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r
37.审美理想:审美理想是主体通过想象在头脑中构造出来的理想形态的美。r
38.崇高: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最为主要的是它是一种对立和冲突的审美体验。主要是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使人惊心动魄、心潮澎湃,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了人的精神境界。r
39.马克思美育观:马克思是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终极目的确立美育的基本任务。他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他还指出,审美教育也是需要基本条件的,在不能解决基本温饱的条件下奢谈审美教育是不现实的。同时,没有能力获得基本艺术修养的人,对于艺术的教育作用也是难以接受的。r
三、名词解释、r
36美学之父:美学之父是对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尊称,他在1750年出版的学术专著《美学》一书中,宣告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成立,被美学界尊崇为“美学之父”。r
37《美育书简》:是德国美学家席勒的著作,发表于1795年。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是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r
38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体社会性的显示,具有强烈的社会性。r
39美感: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与审美对象同时建构起来的审美主体所呈现出来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它体现为主体直观到了这种超越现实功利、伦理、认识的自由人生境界,体验到了人与世界的存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