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导和双耳效应重点定义: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要点: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重点: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①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②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③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音调重点定义:1物体振动的快,发出的音调就高;振动的慢,发出的音调就低2每秒内物体振动的次数频率来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3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为次声波疑点: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声音的粗细,不是声音的大小,也不是声音的音色。2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拓展: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二:响度
f重点定义:1声音的强弱(大小)叫做响度2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要点:1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2人耳感受到的物体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重点:1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2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三:音色重点定义:1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点: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即音质。拓展: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重点定义:1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难点: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重点定义:1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人的听觉是20Hz20000Hz。0dB:人刚能听到最微弱的声音。30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