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可用性与用户体验设计【摘要】可用性这一概念从出现到被引入产品设计,为产品设计领域开发出了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理论,将产品设计引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一度成为产品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原则。而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用户体验设计开始频繁的被提及,大有超越可用性成为新的主导理念的势头。两者之间既存在不同,又有着联系。【关键词】产品设计、可用性、用户体验“可用性”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1842年左右出版的《布莱克威尔杂志》(blackwell’smagazi
e)上,然而将这个概念引入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则代表着产品设计领域的一次变革。产品设计从原来的发展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完整的设计理念。按照国际标准的定义,可用性是指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可用性设计一度是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受到西方国家的重视。近些年来,用户体验这一词语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产品设计领域,尤其是电子产品业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可用性”到“可用性工程”,再到二十一世纪的“用户体验”似乎全新的概念已经代替了原有的原则,实际上并非如此,二者既有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一、可用性与用户体验概念从定义上看,可用性设计是一个客观理性的概念。产品如何方便有效使用,根据现有的设计法则,例如限制因素,自然匹配等等,
f是有据可循的。产品在特定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effective
ess)、效率(efficie
cy)和用户主观满意度(satisfactio
)。其中:有效性指用户完成特定任务和达到特定目标时所具有的正确和完整程度;效率指用户完成任务的正确和完整程度与所使用资源(如时间)之间的比率;满意度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主观满意和接受程度。而用户体验则是一个主观感性的认识,个体的差异决定了用户体验是不可能通过一个原则来明确的。iso9241210标准将用户体验定义为“人们对于针对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因此,用户体验是主观的,且其注重实际应用。iso定义的补充说明有着如下解释:用户体验,即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该说明还列出三个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系统,用户和使用环境。对于可用性与用户体验二者之间的比较,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