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常见疾病症状及防治
、出血症
由出血病病毒GCRV引起的鱼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主要症状为病鱼肌肉、肠道、鳍及鳃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流行特点
主要危害草鱼鱼种,流行季节在69月,8月为流行高峰。一般发病水温在2033C最适流行水温为2730C。潜伏期一般为310天。传染源主要是带毒的草鱼、青鱼及
麦穗鱼等。症状及病理变化根据病鱼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及病变,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红肌肉”型:以肌肉出血为主,与此同时鳃瓣因严重失血,呈“白鳃”,而外表无明显的病变。⑵“红鳍红鳃盖”型: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3“肠炎”型: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肠道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这三种类型在临床上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相互混杂出现。出血性肠炎与细菌性肠炎的区别:草鱼出血病的肠炎型: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细菌性肠炎: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渗出液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较少。
患病草鱼鳃盖、胸鳍出血
患病草鱼肠道明显出血
f患病草鱼臀鳍、尾鳍出血
患病草鱼肌肉严重出血
防治方法
预防:腹腔注射草鱼出血病灭火疫苗,或定期泼洒出血腐皮灵
25ml亩米
治疗:1内服:鱼血停拌饲料投喂
2泼洒:出血腐皮灵50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50ml亩米或参福康5g亩米
二、肠炎
1肠炎病又名烂肠瘟,是一种流行很广的细菌性疾病。能危害各种观赏鱼类及常规养殖鱼类,也是对鱼类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此病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电18037128119
2流行特点:此病在水温18°C以上开始流行,流行高峰在水温2530°C,发病严重
时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3症状:病鱼食欲降低,行动缓慢,常离群独游,鱼体发黑或体色减退,腹部膨大,肛门外突红肿,挤压腹壁有黄红色腹水流出。拨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内无食物,粘液较多。发病后期,全肠呈红色,肠壁弹性差,充满淡黄色黏液。
f4防治方法预防:1彻底消毒;定期泼洒金碘150ml亩米
2内服参肠宁高能免疫VC拌料饵投喂,连用23天治疗:1内服参肠宁高能免疫VC高效免疫多糖拌料饵投喂,连用23天
2全池泼洒金碘200ml亩米
三、赤皮病
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此病多发生于23龄大鱼,当年鱼种也可发生,常与肠炎病、烂鳃病同时发生形成并发症。3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鳞片脱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