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和运行一个有价值的管理体系
北京大陆航星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王喜春
摘要近几年,认证客户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越来越不如人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什么?组织如何建立和运行一个有价值的管理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代表的管理体系标准及认证产生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几乎同步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现象可以说非常遗憾:为数不少的组织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已有多年,有的组织的认证甚至已经是第二轮、第三轮了;还有的组织不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还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是,多年下来,不少组织感到,实施管理体系并认证,除了认证证书在投标、宣传上还有些用处外,对提升组织的管理水平并没有起到有价值的作用,当时通过建立体系来提升管理水平的愿望并没有实现,甚至成了负担、成了累赘,只是出于市场的需要,不得不还维持着。于是,刚开始时的热情也消失了,也不上心去做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每况愈下,只是到每年审核前弄些材料给审核组看看,做个样子罢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如何才能建立和运行一个有价值的管理体系?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确认一个前提,就是:是不是ISO标准本身有问题?答案显然不是!因为ISO标准是国际先进管理理论和优秀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ISO标准本身没有问题,这一点毋庸质疑。那么,问题就只能出在使用者没有把它用好了,也就是把经念歪了。没用好的原因,一是意识问题,二是方法问题,三是执行问题。
f1、意识上的核心问题是领导不重视。这样下结论,领导同志们可能觉得冤枉,其实不然。请问:有几个领导知道自己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有几个领导知道标准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有几个领导知道本组织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有几个领导参加过标准培训?有几个总经理参加了认证审核?更别说内部审核!有领导这样重视的吗?领导重视的事还不一定能做好,何况领导不重视呢!“问题出在前三排,根子还在主席台!”主要还是要从主席台和前三排找原因,不能一出问题就往下边找,老想着打下边人的板子,这样的想法有问题也改不了。2、方法上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根据组织自身特点建立起适用的、管用的、好用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是一套制度,是管理工具,不适用、不好用、不管用的工具是没有人愿意使用的。即使被迫使用,也是不可能坚持下去的,最后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