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为三大方面:1、意识层次说;2、人格理论;3、本能理论。(一)意识层次说弗洛伊德早期与布洛伊尔一起治疗歇斯底里症时,曾发现病人的情绪体验并不是都能意识到的。在催眠状态中,病人能回忆与他的病有关的体验,述说这些体验,并伴相应的情感反应,醒后,病人的症状就消失。弗洛伊德于是就得出一种看法:病人经历过的情绪体验,被排斥到他的意识之外,这种被压抑的情绪体验把持了大量心理能量,因而产生症状。从这一早期的设想开始,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意识、潜意识的概念。意识就是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是意识的。如: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意识实际上只是心理能量活动的浮于表面的部分,潜意识则是它的深沉部分。潜意识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之后的多种欲望,这些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得不到满足,就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它们虽然不被本人意识到,但没有消灭,而是在潜意识中积极活动,寻求满足。所以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极大贮存库,它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遗忘就是曾经一度被意识过,但现在再也不能回忆起来。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还有一种前意识,这就是指虽然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还
f可以在集中注意、认真思索或在没有干扰时可以回忆起来的经验。如,记不起儿时同学的名字,朋友的电话号码等(舌尖效应)。因此前意识也是属于意识的一部分,它对弗洛伊德学说没有重要性。在精神分析资料中,弗洛伊德发现病人很难说出过去的情绪经验。为什么回忆他所遗忘的事件会有这样大的困难呢?弗洛伊德认为在意识化(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体验重新召回到意识之中)过程中,这些经验遇到了强烈的阻抗。阻抗来自稽查作用。弗洛伊德认为:现在阻抗某种体验回到记忆的力量,就是从前把这个体验压抑到遗忘境界的力量,病人最容易遗忘的是什么呢?就是让旁人不知道、让自己在想不起来的那些事件,即羞耻的与道德不相容的欲望。由此可见,稽查作用也是一种力量,它把那些与社会标准不符合的体验进行压抑,不再回忆起来。甚至在别人对他提醒或指出这些体验时,本人也要否定。但是这些冲动和欲望并未因压抑而屈服,它们在无意识中不停地活动,不断地伺机宣泄。活动的结果可能发生神经症或精神病症状、梦和失误。(1)弗洛伊德认为神经症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欲望在潜意识内作祟。如各种强迫动作都隐有意义于其后:许多躯体症状,表面上没有任何原因,也不与生理上的基础有关,实际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