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
金陵石化实习
专业:化工设备与机械姓名:谭金龙
班级:0831日期:2011530
f前言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1催化裂化装置原设计为120万吨年同高并列式Ⅳ型催化裂化装置,以直馏减压蜡油为原料,于1974年5月建成投产,由洛阳石化工程公司设计,是我国第四套120万吨年的大型催化装置。装置自建成投产以来,到2006年底已运行五十一个周期。在此期间,随着科技进步和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装置在工艺和设备方面也不断地进行了多次大的技术改造。1.1978年稳定汽油的碱洗水洗改为聚酞菁钴碱洗脱硫醇。2.1979年再生烟气到65吨时锅炉回收余热;轻柴油增加碱洗电精制。3.1980年再生器开始使用CO助燃剂、催化剂完全再生。4.1982年分馏塔部分塔盘堵孔,换热流程进行调整。5.1983年将床层反应改成提升管式反应器;稳定塔增高10层塔盘。6.1984年对分馏、稳定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并将原吸收解吸单塔流程改为双、单塔流程;再生烟道增加水封设施,提升管应用高效雾化喷嘴。7.1985年稳定塔更换,再生器增加内取热设施。8.1986年采用再生系统低氧(CO部分燃烧)操作和外甩部分油浆新工艺,提高了装置处理能力,解决了再生器超温问题。9.1989年增设油浆静电分离系统,提高油浆品质。10.1990年增加了再生烟气三级、四级旋分器。11.1991年为了提高滑阀灵敏度和精度,将部分风动滑阀改为电液滑阀。12.1992年烟气轮机组建成投运;汽油脱臭部分增加了汽油无碱脱臭新工艺;将吸收塔从解吸塔上部移至地面布置,同时将吸收塔和解吸塔分别增高4.8米(8层塔盘)和8.4米(14层塔
2
f盘),实施吸收、解吸双塔流程。13.1994年改低压气压机为高压气压机,提高吸收系统压力,改善了吸收效果;为了完善烟机系统,增加了备用主风机。14.1995年控制仪表改为DCS系统(Ho
eywellTDC3000)。15.1996年2月反一再系统提压操作,反应压力提至0.155MPa。16.1998年将吸收塔、再吸收塔由浮阀塔盘改为天津大学开发并生产的高效填料。17.2000年将外提升管改为内提升管,出口设旋流式快分(VQS);新增可调式外取热器;再生器下方增加前置烧焦罐;U型管改斜管输送;采用高效汽提,反应油气管线由热壁改为冷壁;油浆系统改产中压蒸汽。尽管装置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在处理能力、节能降耗、产品质量和收率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随着炼油工业的迅速发展和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原有的工艺和设备技术已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清洁汽油生产的新要求。因此,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