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价格偏低,出口国家过于集中。
我国对外贸易主体主要是三资企业,其中多数为大型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使得我国现存企业面临大的竞争压力,挤占了国内份额,很多企业因不堪竞争而宣布破产倒闭,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对外贸易中占很大份额。
2、对外贸易结构失衡影响我国外贸的利润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看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即便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贸易,也主要是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而在研发和营销两端均处于弱势。因此,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外贸依存度和贸易顺差持续扩张,但由于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所占有的地位以及上述特点,使得中国在对外贸易的国际竞争中只能控制生产中的低附加值加工环节。而且,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是由外商投资企业进行,因此,尽管我国保持了巨额对外贸易顺差,但在巨额的顺差中,我国只获得了很少的加工劳务收入,而绝大部分则为外国投资者获得。在我国大量吸引外商投资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利润的流失。
四、我国如何应对外贸结构失衡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开发内需,促进外贸长足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私人消费支出在按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在2005年仅约为40,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08年11月,国务院进一步颁发了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加快我国对外贸易的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内需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能够带动企业进行研发和技术革新以调整产品结构,使得企业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成为可能,从而在出口市场上形成竞争力。同时,内需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还能够扩大进口,有利于贸易平衡。
2、支持本土企业的研发活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贸易结构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作为加工贸易的加工方,我国承接的主要是劳动密集阶段的组装和生产,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核心技术往往由境外公司拥有。要在国际分工重组中占据有利位置,我国的企业必须要在中高端产品上具有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增大对研发的投入,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品,特别是要在高新技术产品上建立起竞争优势。我国的贸易战略除了通过出口退税调整等手段来引导资源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外,还应当在组织、协调行业性研发活动方面探索新的可行措施,加大金融部门对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部门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