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2004
一、简答题(共90分,5小题,每小题18分)1、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特殊的话语生产?2、怎样理解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情感把握?3、马克思在论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时指出:“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
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可是同时在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媒介运动。生产媒介着消费,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物件。但是消费也媒介着生产,因为正是消费替产品创造了主体,产品对这个主体才是产品,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请用马克思的这个观点简述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互动关系。
4、清代批评家王夫之说:“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橛,则情不足兴,而景非其景。”“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简述你对这几段话的理解和评价。
5、传说有一个画家画花,画得栩栩如生,不仅人,甚至连蜜蜂都把它当真花去采。你认为这幅画是否画得很出色?为什么?二、论述题(共60分,3小题,任选2题作答,每小题30分)
1、举例论述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2、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正处于大规模的交汇、碰撞与整合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学如何应对这一潮流,请谈谈你的看法。3、举例说明文学抒情与叙事的区别。
文学理论2005
一、简答题:(共60分,4小题,每小题15分)1.文学创作如何处理雅与俗的关系?2.鲁迅在《怎么写》(1927)中认为,艺术是“以假为真”、“假中见真的”
的。你如何理解?
f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请说出这段话的出处和意义。4.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说:“作家当然必须挣钱才能生活、写作。但是他决不应该为了挣钱而生活、写作。……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诗人了。作家绝不能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无论对作家或其他人来说,作品根本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时作家可以为了作品的生存而牺牲自己个人的生存。”简述你对这段话的理解。二、论述题:(共90分,3小题,每小题30分)1.论述语言形式在文学创造中的重要性。2.请说出四位著名文学理论家的姓名、代表作名称(书名或论文题目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