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导管口。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消除卡管,否则应停止灌注,用长钢筋或竹竿疏通。如仍然无效,只好拔除导管。如果刚开灌,孔内混凝土很少,提出导管疏通以后,将孔底抓或吸干净再重新开始灌注。如果中途卡管需拔除导管才能处理,否则会形成断桩,按处理断桩的办法处理。为了防止卡管,组装导管时要仔细认真检查,检查导管内有无局部凸凹,导管出口有无向内翻转。用法兰盘连接的导管靠端面橡皮垫密封时,要检查橡皮垫是否突入导管内,各螺栓的松紧程度是否一致,预紧力是否足够。应严格控制骨料规格、坍落度、拌和时间,尽量避免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经远距离运来的混凝土不可直接倒入漏斗,应倒入储料斗拌匀后再送进漏斗。灌注过程中要避免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而破坏导管的密封圈,使导管漏水。二、钢筋笼上浮在不是全长配筋的桩中,钢筋笼上浮是较为常见的事故,迄今为止大概很少有一个工程的全部工程桩都一点未发生钢筋笼上浮的。上浮程度的差别对桩的使用价值的影响不同,轻
f微的上浮(上浮量小于05m)一般不致影响桩的使用价值,上浮量超过1m以上而钢筋本身又不长,则会严重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造成上浮的原因有:1、混凝土品质差。易离析的、初凝时间不够的、坍落度损失大的混凝土,都会使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笼底端时钢筋笼难以插入或无法插入而造成上浮,有时混凝土面已升至钢筋笼内一定高度时,表层混凝土开始发生初凝结硬,也会携带钢筋笼上浮。2、操作不当。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①钢筋笼的孔口固定不牢,不是用电焊而是用铁丝马马乎乎绑扎一下,有时甚至忘了固定,钢筋笼稍受上冲力即引起上浮;②提升导管过猛,不慎钩挂钢筋笼又未及时刹车,也可能造成上浮;③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底部时,导管埋深过浅,灌注量过大,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冲力过大;④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内一定高度后,导管埋深过大。操作不当引起的钢筋笼上浮较好预防,由于混凝土表层初凝而引起的钢筋笼上浮,则应通过配制混凝土和加快灌注速度予以避免。因为,表层混凝土初凝不仅会使钢筋笼上浮,还有可能造成埋管事故,或断桩事故(导管必须提离初凝的表层混凝土上面)。三、断桩、夹泥泥浆或泥浆与水泥砂浆混合物把灌注的上下两段混凝土隔开,使混凝土变质或截面积受损,成为断桩。断桩是严重的问题,不做妥善处理,桩不能使用。因此,灌注时要十分注意防止断桩,常见的断桩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