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免费的挂牌服务。然而,眼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开展尚有难度,其中之一,便是行业间对创新的认知和实践程度的差别,比如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当下绝大多数银行从业者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加之监管机构、运营体制的不同等因素,银行在短期内实现开展资产证券化或并不现实。“这个要看总行,资产证券化这种事,注定不是我们来搞。”某国有大行对公业务部经理表示,“说实话,我都不太了解信贷资产证券化具体怎么操作。”但亦有券商人士认为,“银行的迟钝”不算问题。其实银行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把信贷资产从表中掏出来,放到我专项计划里就好,”该人士称”然而专项计划还是审批制,这才是关键,希望管理层能为市场放出更大空间。”规模受阻影响券商转公募左边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增长前景,右边则是通道业务规模可能出现的低迷。但“规模”这个词对于券商的意义,可不仅是营业收入或业绩指标的变化那么简单。据证监会《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下称“规定”),6月1日起,面向中小客户的集合资管计划(下称“大集合”)将会停发,并开放公募基金业务予之代替。公募行业向券商伸来橄榄枝的利好背后,却隐藏着市场规模分布不均的现实。规定要求,券商开展公募时资产管理总规模不低于200亿元或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不低于20亿元。而据信达证券分析师杨腾的计算,在77家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证券公司中,规模满足20亿元的仅32家。换而言之,超过半数的中小券商须赶在6月1日前,通过各种方法将集合资产管理规模提升至20亿,或者选择将资产管理总规模做大至200亿元以上。
f“本来通过定向资管冲规模是比较容易的,但是银监会的监管很可能会使银证合作的规模出现下滑,这样原本规模体量小的券商就变得很被动,”杨腾指出,“公募业务对投资者的门槛低,开展顺利能大幅提高券商营业收入,但由于准入门槛的限制,券商在这一业务上可能出现分化。”事实上,由于资产管理规模是券商分级管理排名的考核标准之一,因此自从去年的资管新政推出以来,市场间的“规模大战”早已白热化,通道费率从3‰一路降至万分之几,甚至还出现了通道费为零的现象。如今公募牌照的诱惑,势必会加剧这样的竞争。而目前,“大集合”的寿命已只剩两月,有些券商赶考冲规模保公募牌照,亦有机构选择转身退出,专注其他领域。“我们本来也并不打算做公募业务,”北京某中小型券商资管部负责人坦言,“公募和传统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