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没问题!你说课本中哪个题我不会做?哪篇文章我不会讲?”其实,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求教师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分为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次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高水平的教师要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体,这是第四个层次。
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5、教材包括了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层面
首先,教材是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体系,包括事实、概念、法则、原理等等;第二,教材是知识背后的能力体系,通过各种作业和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第三,教材还包括了能力体系背后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伦理道德规范。这三个层面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途径
f1、通过“说教材”活动,引导教师钻研和把握课标和教材;2、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探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3、通过写“课例分析”,深化对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反思;(1)、怎样开展“说教材”活动
“说教材”不同于过去的“通教材”,“通教材”仅仅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从头到尾“通”一遍,把不明白的问题和重点、难点搞清楚,一般是教哪册“通”哪册,并没有注意教材的整体性。而“说教材”要求教师要整合教材,不管教哪个年级的,都要了解整个学段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编写意图,要从教材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三个层面来把握教材。(2)、写“教材分析”和“说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教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每个学段的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教材拿到手,对照新课标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并写出教材分析。a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