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生物与非生物
教学目标:1.说出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2.说出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3.观察蜗牛,学会描述其形态和生活习性。4.学会使用放大镜。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对简单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地球在茫茫的宇宙里是不是唯一有生命的?科学家在探索宇宙的时候,同时也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生命科学。在接下去的一章里,我们将一起来研究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生物)。科学探究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二.新课(一)观察蜗牛问学生有没有去抓(抓到)过蜗牛,通常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些地方找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请来的蜗牛。(注意:珍爱生命)1.放大镜的使用(P32活动)①移动被观察物体,头部或放大镜,找到最佳的观察角度、距离。②观察指甲、头发和课文上的文字。2.观察蜗牛的身体(四人小组)①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腹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②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板上留下痕迹吗?3.探究蜗牛的感觉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结论: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问题: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其他参考课题:
1
f1.蜗牛一分钟能爬多远?2.蜗牛喜欢吃什么?3.蜗牛爬行时留下的痕迹是不是用来传递信息的?4.蜗牛爬行时能拉多重的物体?5.蜗牛和哪些动物差不多?6.怎样为蜗牛建造一个舒适的家?(二)生物与非生物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那么,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前面我们观察了蜗牛,用笔尖触碰它时,会有反映,但课桌不会,说明蜗牛是生物,而课桌是非生物,区别在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1.为什么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呢?有什么目的吗?(避免危险,寻找食物,寻找光亮处等多种意义。)2.列举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P343.讨论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填表生物的基本标准:有严整的结构能进行新陈代谢会生长应激性生殖和发育遗传变异的特性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三)动物与植物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两界说:动物、植物三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五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与植物,填表P352.动物与植物的区别由细胞组成要营养,要排泄能生长、长大对刺激有反应能繁殖后代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