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抵押贷款行业竞争,有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3)资产证券化的弊主要表现在:证券化降低了贷款人对借款人进行甄别的积极性,可能导致贷款标准的恶化;由于证券化加剧了信息不对称,抵押贷款提供链条上的各种专业服务提供者很容易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资产证券化使不同层次的信贷市场更紧密地相互依存,但当不确定性出现时,风险也更容易波及到优质市场,从这个角度来说资产证券化加大了风险的传染力和冲击力。4)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要稳健推行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不良资产的证券化要慎行;要加强金融监管;(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
1、名词解释:同业拆借狭义表外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法定准备金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形式。狭义表外业务:指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活动可能是偶然作出的承诺或者合约,它们给银行带来收入,但是不进入资产负债表。
2、商业银行一般经营哪些业务?答:商业银行一般经营负债业务(存款业务)、资产业务(贷款、同业拆借、投资)、中间业务和狭义表外业务。具体含义见教材。
3、什么是贴现?什么是再贴现?试比较两者的异同?答:贴现:是持票人将票据转让给银行,即持票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向银行兑取现金,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从贴现日到到期日的利息后,将票面余额支付给贴现人。银行待票据到期后,再向票据付款人索取款项。再贴现:商业银行将已贴现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中央银行,从而获得现金。两者都是融资的方式之一,但是主体不同。贴现的主体是社会公众或企业,再贴现的主体是商业银行。而再贴现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一种。
5
f4、哪些因素影响了银行体系对存款货币的创造,如何影响?答:存款货币的创造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重要职能。它不是创造出真实的资本,而是创造出信用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现金漏损率(c)、超额准备金率(e)、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前三者越大,K乘数越小。第四个因素导致K乘数增大。
5、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相比,存在哪几个方面的差异?答:商业银行:性质是企业,主要行为是对企业和个人进行资金融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发生行为的对象是企业和个人。中央银行:性质是事业单位,是金融管理机构,主要行为是宏观调控和金融管理,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发生行为的对象是政府和金融机构。
6、简述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答: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