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的责任与角色
(网上下载的)
一个学校领导班子,其构成有校长、有中层干部。人们常说,即使校长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因此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既要抓好校长队伍建设,也要抓好学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
大家知道,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规定了校长是学校的行政首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政府主管教育的代表。中层干部是校长的助手,完成校长委托的工作,并直接向校长负责,中层干部有分管工作的指挥权。人们常说:“有一名好校长固然重要,但没有一名得力的助手,工作往往会显得被动”。正如此言,中层干部在学校领导班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许多实践表明:搞坏一个单位,往往一把手就够了;而搞好一个单位,仅靠一把手就远远不够,必须把中层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中层干部的能动性发掘出来。因此中层干部扮演着许多双重的角色,既要当好配角,又要当好主角;既是一名助手,又是一名主管;不仅要当参谋,而且要作决策。总起来说,中层干部的角色定位是:
1要为校长当高参、献良策。防止三种倾向:一是违心式,明知不对,少说为佳,违心赞同。要开诚布公地发表自己的建议、意见,供校长采纳,做到率真而不虚伪,冷静而不冷漠。二是片面性。不顾大局,一味强调自己分管工作重要的一面,过分夸大,各自为阵,将自己分管的工作视为自己的“领地”。三是空洞化。认为“校长是扛大旗的,自己是敲边鼓的”。“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当事后诸葛亮,放“马后炮”。这样的中层干部角色已严重失调。要提高见解的
1
f独到性、思维的广阔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融创新性、超前性、预见性、针对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于一体,在结合上下功夫,参到点子上,谋到要害处。
2要甘当配角不冒尖,乐做绿叶不争艳。要做到“三多三少”,要多用耳和眼,少用嘴;多做事,少出头;多提案(建议),少提锤(让校长提锤定音)。在工作中,不该自己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自己表态时不能乱表态。那种校长没表态、中层干部先表态,校长没发言、中层干部抢先下结论的做法,是角色的错位和行为失范的表现,必须坚决克服。任何时候都不能凌驾于校长之上。
3要以情感人,以诚待人,公平对人,平易近人,处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多学校长的长处,多记校长对自己的好处,多想校长的难处。在宽容中求合作,在谦虚谨慎中求接纳,在齐心协力中求合力;尤其要谦虚可亲,易于接近,不摆官架子,不打“官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