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在改革的历程中,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各地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特点,使得农信社改革中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农村信用杜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对策建议,最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对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一点理论支持。【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建议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发展战略不明确全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按国家宏观政策组建联社、合作银行或商业银行。对于基层的信用社来讲,他们缺乏对自身及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清醒的认识。牌子变了,内部体制如何及时转变,以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对于这些问题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思考。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具有金融空间结构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1体制完善、经营灵活;(2扎根r地方,网点多、人脉熟;(3信贷资产质量优4农村金融格局的调整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通过以上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优势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在于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业务、抢客户,而在于要充分发挥其地方性银行的地域优势、网点优势和决策优势,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为支持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2市场定位不准确综观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各家商业银行在目标客户的选择和业务拓展方向上存在趋同化现象:一是没有基于市场竞争的行业分工,业务范围与经营领域基本一致;二是金融产品的设计上不存在互补,相互的替代性和模仿性很强三是在客户选择上大都将目光投向国家垄断性行业、大型企业集团、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等,而对子与农相关的产业及中小客户群体兴趣不大。这是一种定位误区,虽然在某一层面上形成了充分竞争,但既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造成了金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同时也导致了对弱势农业,农村经济中非国有企业、个体农户的金融约束。由于发展方向不明,自身的定位也就模棱两可,市场定位不准,一是会偏离实现国家宏观金融政策下的信用社发展目标,二是会偏离自身发展的正常轨道。3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由于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干部人事管理、固定资产购建、现金管理、统计管理、薪酬管理等各个方面缺乏有力的管理制度,缺乏保障制度落实的机制,缺乏监督制度执行的措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