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①应急上报机制。通过危险辨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特征后,第一时间报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汇报。②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反应组织启动,
f立即通知公司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反应状态,应急反应组织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③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起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邻近单位应急反应体系、周边已经建立外部应急反应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④汇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汇报。⑤建立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体系。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2、通信体系。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地可能使用的通信系统,以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①应急人员之间;②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③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④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组织之间;⑤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⑥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⑦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⑧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地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
f3、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的联络电话
总指挥电话:
副总指挥电话: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4、外部有关部门的联系电话
所属区域政府主管部门电话:
就近医疗机构电话:
所属区域消防部门电话:
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应急预案和应急计划确立后,按计划组织施工场区的全体人员
进行有效地培训。①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②个人防护措
施;③对危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④事故报警;⑤紧急情况下人
员的安全疏散;⑥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⑦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
意识。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使应急
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
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十、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的恢复工作
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
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物品时,应当作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
管好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