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戏曲兴趣
作者:樊红梅来源:《新课程上旬》2016年第08期
京剧曾一度与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今生活中常用的“荒腔走板”“跑龙套”“叫好”等词语,都来自传统戏剧。而京剧这门被称为“国粹”的表演艺术,却离普通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远,有一些孩子不知道京剧是什么,甚至他们的家长对传统戏剧艺术也知之甚少。可喜的是,现在中小学戏曲进课堂了,要求一至九年级学生学唱京剧经典唱段。这为推动传统艺术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了戏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方法,形成自己的浅见,与大家分享。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戏曲教学情境
为学生营造学习戏曲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戏曲。我精心创设理想的教室及校园环境,在音乐教室、在教学楼的楼道墙壁上悬挂戏曲名家的画像,组织学生制作一些戏曲手抄报张贴在校园文化长廊里,组织学生画脸谱,制作音乐板报等。在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的时候,让学生看到录像,听到唱腔,见到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台步,学唱段……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与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我还利用学校的广播站,播放、评论优秀的戏曲作品,介绍戏曲名家的生平、故事,发表学生对戏曲的种种议论或评价等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方位感知戏曲的环境。
二、精选戏曲教材,使教材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
经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戏曲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戏曲内容太古老,生动活泼的少;剧情冗长,距离现代生活太远;唱腔太难,不容易朗朗上口;动作一招一式更难学。
为了消除学生对戏曲的陌生感和畏惧感,我选择了较为常见的、较为好唱的唱段:《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猛听得金鼓响》《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非是我嘱咐叮咛把话讲》越剧《十八相送》、黄梅戏《对花》《打猪草》、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几十段或经典、或是样板戏的唱段;动作从最简单的站姿、手型、台步入手。这样,学生一开始接触觉得不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