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5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国近代史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__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2、很多留学生刚来中国学习汉语时,会把“银行”错认成“很行”,这其中体现的心理学现象是。A:刺激的分化B:刺激的泛化C:条件反射D:记忆术策略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是()A:关键期B:机能期C:发展期D:差异期4、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成长需要的是__。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5、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梅伊曼、拉伊B:狄尔泰、斯普朗格C:杜威、克伯屈D:鲍尔斯、金蒂斯6、教师的专业化尝试是从_______开始的。__A.16世纪B.18世纪C.15世纪D.17世纪7、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遵循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A:劳动B:惩戒C:教育D:发展8、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这种观点属于__A.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f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9、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作出规定。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C:素质结构D:人才规格10、托儿所或幼儿园托儿班具有如下特色A:社会福利性和教育性B:社会福利性和保教性C:保教性和辅助性D:辅助性和社会性11、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讲授法C:谈话法D:讨论法12、以概念同化的学习方式获得概念主要发生在__阶段。A.学龄期B.学前期C.成人D.以上都是13、”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这个规定是要求教师要保护()A:学生的身心健康权B:学生的人身自由权C:学生的名誉权D:学生的隐私权1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家是。A.培根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卢梭15、法律意义上的教师必须。A:具备教师资格B:与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建立了聘任关系C: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才D:以上都是16、人的学习主要通过____来进行的。A:视觉B:听觉C:触觉
fD:嗅觉17、班级授课制产生于()A:16世纪B:17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