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作业5(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课程时间教学环节:社会调查【实践教学目的】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对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讲授,使学生对本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使学生对金融业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为学习金融学和其他经济管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内容】货币银行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基础课,担负着向学生开启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大门和提高学生金融理论素养的任务。实践教学大题目安排为三个1、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2、关于我国金融监管3、关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
一、前言(一)研究目的近三年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升值争论。最近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在不断升级媒体上的讨论也很多。在课堂上,有些老师说人民币照着这势头升值,终有一日能替代美元的地位,也有些说这时候人民币是不好的做法。昨天在《经济郎眼》看到这样的报告:“近期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而逆转。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约30,但自去年第四季度起,人民币兑美元贬值预期持续扩散,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明显,088的贬值幅度创下了自1994年以来最大值,有媒体认为这基本宣告了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时代的结束。”中,我发现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幅度波动挺大的。由此可看我国的货币汇率变动波动幅度大且持续的。因此,我想要探讨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了解我国货币政策下的汇率变动情况。(二)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生活联系的日益紧密各国经济生活的现实表明国际货币交换作为国际商品交换的一种特殊形式仍然受着价值规律的支配。谁违背这个规律谁就必然要付出代价。由于汇率作为一种特殊的价格不但影响个别的经济活动而且还会影响一国所有的对外交易因此研究我国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f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现在以下几点:(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资市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