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
(3)将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1)王刚同学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如图所示,对蜡烛A和B的要求是;要确定像与物的位置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2)在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选填“A”或“B”)侧观察;王刚同学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活动中,某同学选取一块玻璃板、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火柴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所成的像重合;(2)移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屏幕,不能看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7.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2)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4)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不准确的是A.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不变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20cm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8.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l)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C,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2)实验时,小明应在(填“A”或“B”)侧观察腊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3)图(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cm.(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f(1)他根据学习过的“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