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十六期
宁波市北仑区统计局编
二00六年九月二十日
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宁波市临港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任何地方要促进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应科学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要素资源禀赋的不同,制定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加以贯彻落实。为此,宁波市委、市政府围绕把宁波建设成为重要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一中心,积极发展临港型工业。现在宁波市临港工业已初具规模,在经济和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进一步发展中也面临着许多的不容忽视的困难,制约着宁波市临港工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本文拟结合有关理论和国际先进发展经验,对宁波市临港型工业发展的现状予以分析,并对发展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一、发展临港工业的理论依据和国际经验在如何促进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解释性理论,而现代工业实现快速发展则植根于区位理论和对区位理论有突破意义的“近水”趋势的提出。在区位论中,以韦伯为代表的“成本学
1
f派”在工业区位的确定上提出过“三指向原则”:即交通指向、原料指向以及集聚指向,均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准则。20世纪50年代中期,基于大宗货物远洋运输产生的海运革命,不仅极大地降低了长距离运输的相对成本,而且也推动了工业布局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加之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政府对“工业近水”趋势的推动,使沿江、沿海地区成为各国工业开发的热土,出现了大量的“临海型”“沿河型”与临江型工业布局。临港工业I
dustry
earports于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布置在条件优良的深水港湾地区。工业原料或燃料大多经过大型船舶从海上或经河流直接运入,生产的产品再从港口运出,并通过缩短生产运转时间,把生产流程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具有极高的效率。由于沿海的港口毗连海洋,接通陆地,具有充足的水源、便利的交通、有利的协作和能源供应等条件,新建、扩建工业基地和生产设施一般选址在沿海港口一带布局,形成工业依托港口港口依靠工业的相互依存的临港工业带。临港工业有两种类型:一是依托港口优势具有大运载量、大耗水量、大进大出、资本密集性高特征的产业,比如说石油化工、造船、发电、炼钢等;二是临港的腹地工业,它距离港口还有一定的距离,也属于广义的临港工业。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临港工业由于依托着港口资源,能够将港口码头纳入工业生产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