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导学案
编写人:陈伟伟审核人:高一政治备课组编写时间:2011年2月20日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要充分珍惜自己选举的权利,选出真正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过程】【课前预习】
直接选举含义优点局限性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结论2、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我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采用什么样的选举方式?为什么?
4、我们为什么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我们应怎样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
f【课堂探究】
1、阅读1617页我国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变化材料,分析说明:(1)1953年首次普选,乡镇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2007年,县乡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各级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你认为发生此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1)阅读17页的“相关链接”说明:目前我国的直接选举活动有哪些?
(2)有的同学认为目前我国的任何选举都应该实行直接选举,你认为如何?并说说你的理由。
3、“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4、有这样一幅资料照片:冬日的阳光照耀在打谷场上,十多个村干部候选人依次坐着,在每个候选人身后都放着一只碗,村里的农民在他们的身后依次走过,“同意谁,就把豆子丢在谁的碗里”。丢豆子的农民一脸的神圣和庄重,将手中的豆子丢在自己看中的人的碗里。这幅“草根民主”的真实写照,记载着六十多年前晋察冀边区的农民用豆粒作选票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庄严一幕。(1)用“丢豆子”的方法进行的选举,具有当今选举方式的哪些特征?
(2)为什么在当年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选举?
【学习小结】
1请将本节课所学知识用框架结构表示出来。
2请将本节课所遗留的问题写在下面。
2
f【当堂评测】
【基础知识】1、六合区(相当于县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全区80多万选民亲自投票选举产生了近300名新一届县人大代表,此选举方式是()A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